Publisher: Administrator Date:2025-08-04
超声波模具的换模流程是超声波焊接设备维护和操作中的关键环节,其规范性和效率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以下将从准备工作、拆卸旧模具、安装新模具、调试测试以及注意事项五个方面,阐述超声波模具的换模流程。
一、换模前的准备工作
1、设备停机与安全确认
换模前需关闭超声波发生器电源,并按下急停按钮,确保设备完全停止运行。同时,需佩戴防割手套和护目镜,避免超声波模具边缘或金属碎屑造成伤害。部分大型设备还需锁定气动或液压系统,防止误操作引发夹伤风险。
2、工具与耗材准备
需提前备齐专用扳手(如扭力扳手)、水平仪、千分尺、清洁布、酒精或丙酮等清洁剂。对于高精度模具,还需准备校准块或标准样件。若新模具为初次使用,需核对模具型号与设备频率(如15kHz、20kHz等)是否匹配,避免谐振频率不符导致设备损坏。
3、环境与模具状态检查
清理工作台面杂物,确保操作区域光线充足。检查旧模具的磨损情况(如焊头工作面是否凹陷、裂纹),并记录模具使用时长,为后续维护提供数据支持。
二、旧模具拆卸流程
1、解除机械连接
使用扳手逆时针旋松模具固定螺栓(通常为M8或M10内六角螺栓),注意保留垫片和绝缘材料。部分设备需先拆卸换能器保护罩,再分离变幅杆与模具的连接螺纹。若螺纹锈蚀,可喷涂少量除锈剂静置5分钟后再操作,避免暴力拆卸导致螺纹滑牙。
2、电气与信号线处理
对于集成传感器的智能模具,需先断开信号线插头,并用绝缘胶带包裹接口防尘。拆卸过程中需轻拿轻放,避免碰撞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。
3、清洁与检查
拆卸后需用无纺布蘸酒精清洁变幅杆接触面,检查螺纹是否完好。若发现变幅杆端面有烧蚀或变形(常见于铝合金材质),需同步更换变幅杆以确保谐振效果。
三、新模具安装步骤
1、预安装对位
将新模具水平放置在变幅杆接口上,手动预紧螺纹3-4圈,确保螺纹初始啮合顺畅。使用千分尺测量模具与变幅杆端面的平行度,偏差应≤0.02mm。对于大型模具(如汽车配件焊接模),需两人配合调整水平。
2、扭矩控制紧固
按设备说明书要求分阶段拧紧螺栓(例如先以10N·m预紧,再增至25N·m终紧)。过度拧紧会导致模具应力集中,引发早期开裂;不足则可能造成能量传输损耗。部分设备会标注彩色扭矩标记辅助判断。
3、谐振频率匹配
安装完成后需启动发生器自检功能,观察频率显示是否在标称值±0.3kHz范围内(如20kHz超声波模具应在19.7-20.3kHz)。若超差,需通过模具微调螺丝或发生器自动追频功能校准。
四、调试与测试验证
1、空载测试
在无工件状态下短按测试键(通常≤0.3秒),观察振幅指示器是否稳定。异常振动或啸叫声可能表明模具安装倾斜或内部裂纹。建议测试时从30%功率逐步提升至80%。
2、试焊工艺验证
选择代表性工件(如带加强筋的塑料件)进行焊接,参数设置应参考模具厂商提供的工艺窗口图。关键指标包括:焊接时间(通常50-200ms)、压力(0.2-0.6MPa)、振幅(30-70μm)。测试后需进行撕裂试验,合格标准为母材断裂而非焊线脱离。
3、过程监控调整
连续生产10-20件后,需复测模具温度(红外测温仪监测应≤65℃)。若温度过高,可能需调整冷却气嘴角度或增加间歇时间。
五、操作注意事项
1、防混批管理
不同材质的超声波模具(如钛合金与铝合金)应分区域存放,避免混用导致频率漂移。建议建立模具寿命追踪卡,记录累计焊接次数和维修记录。
2、定期维护要点
每5000次焊接后需检查模具工作面粗糙度(Ra≤0.8μm),必要时使用超细砂纸(≥800目)手工抛光。长期停用时需涂抹防锈油并用真空袋密封。
3、异常处理预案
若焊接中出现工件移位或虚焊,首先检查模具水平度;若发生器频繁过载报警,需排查模具谐振点是否偏移。
通过上述标准化流程,可将换模时间控制在15-30分钟内(视超声波模具复杂度),较传统经验式操作效率提升40%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智能拧紧工具和AR辅助安装技术的发展,换模过程将进一步向数字化、可视化方向演进。
Online
Service
ConsultationTime:9:00-18:00
Hot
Line
0755-27163020
7*24H Service
Follow
Us